老婆都是別人的好,做企業都是別的行業更容易。其實,當你深入下去,就會發現,自己原來看到的僅僅是皮毛,你看到別人的老婆漂亮,那是你看到的是精裝版,他老公看到的是素顏朝天;你看到別的行業好,卻不知道鴨子悠哉悠哉的表面,是雙腿在拼命折騰。
這幾年,配件商、輪胎商、濾芯廠、電瓶廠幾乎都開始涉足潤滑油行業,而潤滑油企業,也開始涉足養護用品,為什么這幾年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是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物資過剩的時代,不僅是汽車后市場如此,汽車、手機、電腦、家電都進入了產能過剩物資富裕的階段,隨著技術推動產品發展的助推力越來越弱,技術上的進步難以讓用戶感知,最終,所有的行業都會進入【性能瓶頸】期,用頂級旗艦配置,和簡單的入門配置,在日常使用上幾乎沒有差異,SN機油和SJ的改變不是性能差距,而是環保,可環保只是政府所關心的,普通用戶看中的是性價比。
當產品升級淘汰成為過去時后,人們更換產品的頻率越來越低,在2018年前,人們更換手機頻率很高,但進入2020年后,從一年兩換變成了兩年一換,2022年手機銷量更是下滑4成,而且,千元機成為主流。潤滑油市場何嘗不是如此呢?隨著換油周期越來越長,雖然汽車保有量的絕對值還在增加,但也趕不上換油周期的延伸,機油從原來的700余萬噸,下滑到現在的450萬噸左右,也是下跌4成。
當市場萎縮后,本可以通過精耕細作來提升經營效益,但發力過度的口罩政策,讓潤滑油企業生產、物流都出現了大麻煩,成本急劇攀升,而競爭壓力空前,固有的價格體系難以悍動,企業要想生存,就要另謀思路,而單價低利潤高的養護品,成為潤滑油企業的首選:技術沒有門檻,渠道幾乎重疊。潤滑油企業做養護品不求銷量,只追求利潤。
某企業老總說:我們的治理換機油套餐出廠價不到400,但終端門店卻可以賣到小3000,一些豪華車甚至能賣到5000,這個項目,使得很多虧損的門店起死回生。至于這個項目是否能持久,這不是潤滑油企業所關心的,只要自己的基本盤沒有受到沖擊,賺點外快無可厚非。
一些傳統養護品企業,雖然利潤高,但盤子小,一直是附屬品,在終端門店連門頭都沒有幾個,每次送貨就是幾百塊,進軍潤滑油產業,能提高訂單價值,提升客單價,也好為客戶服務。他們做機油,不是求利潤,而是求銷量。
這樣,問題就來了:潤滑油企業做養護品求利潤,不求銷量;養護品企業做潤滑油求銷量,不求利潤。感覺潤滑油產品成了犧牲品,早晚會被養護品企業,或輪胎、電瓶、濾芯企業玩壞。更可怕的是連鎖品牌貓虎狗,更是把潤滑油價格打壓到地板水平,他們的價格體系,讓潤滑油圈欲哭無淚。
從長遠來看,任何行業的利潤水平都會進入一個【5的詛咒】,就是凈利潤都在5個點以內,而目前,潤滑油行業的凈利潤還在10個點以上,比所謂的高科技行業的手機、電腦行業還高,從這個角度看,未來潤滑油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慘烈,抓住現在的窗口時機,多賺錢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