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產品那么好,但為什么卻賣不好”?很多油品企業的老板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和疑問!要想解答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難,你的產品好不好是誰說了算?是你還是消費者?你認為你的產品怎么樣不重要,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是什么樣才是關鍵。
“我的產品如何好,品質如何優秀”,許多老板都是老王賣瓜自賣自夸,這就是典型的產品思維,最容易讓企業走進產品陷阱。想當然地推出產品,結果銷量慘淡老板卻自嘆懷才不遇;不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產品滯銷卻在埋怨消費者不識貨。
產品思維關注的是產品質量,把質量訴求放在第一位,容易導致“只見產品不見人”,從而忽略消費者的需求和感受。
產能嚴重過剩的今天,產品思維就像閉門造車一樣,就算推向市場,結果也是無人問津。納米、石墨烯和用戶有什么關系?環保、低碳對我有什么好處?用戶沒有時間聽你吧啦吧啦……
怎么辦呢?應該從產品思維向消費者思維轉變,也就是要從“我會做什么樣的產品”向“消費者想要什么樣的產品”轉變!
那什么是消費者思維呢?就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和看待產品。而消費者需求,說白了,就是消費者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消費者思維關注的是人,把人的需求和需求的滿足放在第一位,不但考慮產品功能,還要考慮精神、文化上的滿足。
我為什么要買你的產品?你的產品能為我帶來什么價值?能滿足我的什么需求?企業就應該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多思考這樣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需求正在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的發展。社會在進步,消費者的需求也在升級。因此,物美價廉已經不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主要因素。
現在消費者的需求已經從簡單的物質需求逐漸過渡到了精神層面的需求。從過去的吃飽穿暖,到吃好穿好,再到現在吃的是健康,穿的是品味,展現的是自信,彰顯的是個性。
像2022年的“背刺”現象,其實就是洞察用戶,比如鐘薛高,通過配方、工藝、造型、聯名來提升附加值,再用【不到1%的人才吃到這一片】,把產品,提升到了情感,直接打動年輕女孩的新,買買買!
至于各種奶茶,戴森電器等,女性消費者占據9成的比例,無不說明這些品牌用戶思維用的多么準確。
我們潤滑油企業,也要發現并滿足消費者需求,挖掘和打造產品價值,將是每個小企業都必須要做好的基本功。
這里提示思路:不要從你的角度談產品,要從幫助客戶做到什么、達到什么、解決什么來考慮,這樣這樣,才能打動用戶,而不是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