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電子、汽車這樣受技術趨勢和流行趨勢影響大的行業,產品就像魚市里的魚。
漁夫抓到魚之后,第一時間把魚賣給高端的飯店,價格最高;如果第一天沒賣出去,第二天就只能半價賣給二流飯店;如果第三天還沒賣出去,魚就只能賣原來四分之一的價錢;再往后,魚變成干魚片,就徹底不值錢了。
面對這樣的產品,用戶要買就買最新的。所以,產品的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新的前幾個月,甚至是前幾周。你不保持創新速度,你的利潤就會被對手吃掉。
趕在對手之前推出新產品,在被對手模仿之前,靠時間差賺利潤。這樣的利潤模式,咱們可以叫它速度模式。
最早用速度模式的是英特爾。別人都是每36個月推出一款性能是之前四倍的處理器,而英特爾是每18個月,推出一款性能是之前兩倍的處理器。
這樣的好處就是,模仿者要復制它的新品,至少要一年以上時間。等對手推出新品時,英特爾早就推出了性能更好的產品。
因為創新速度永遠比對手快,英特爾的銷售利潤率能做到38%,把公司市值做到了1000億美元。
在汽車、家電、甚至是服裝、美妝行業,用速度奪取利潤的關鍵,在于你的技術、科研技術投入力度。
可以說,短期利潤取決市場營銷,長期利潤取決技術科研投入。
華為在2014年才開始做手機,為什么能后來居上呢?當年,小米手機的產品研發部有兩百人,已經很多人了。而華為的手機研發部直接招攬了1.2萬人!對手的60倍投入??!
好來剝離出來的榮耀,也是復刻了華為的操作,才能在華為被打壓后,兩年不到就再次崛起。
SHEIN的上新速度能吊打其他快時尚品牌,也是因為他們用數字化方式,打通了前端銷售和后端工廠。
如果你處在一個拼速度,靠時間差賺利潤的行業,技術的投入就是你的燃油,要加最好的油、要把油加滿,你的車才能高速前進。
在潤滑油圈,為什么大家都爭相推出符合最新標準的機油?不僅是新聞素材,更代表了企業的研發實力、技術水平。在如今渠道扁平化大趨勢下,你是否準好了如何快速切入新賽道?
做企業做市場,速度就是利潤,套用《功夫》里面的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