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于努力,選擇對了能一飛沖天,選擇錯了一蹶不振,潤滑油經銷商作為潤滑產品銷售市場的中堅力量,如何選擇品牌呢?筆者結合多年的銷售經驗,認為選潤滑油品牌必須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1、理清觀念:品牌≠名牌。國內外有不少的潤滑油名牌如美孚、殼牌、BP、嘉實多、長城、昆侖等等,他們都是以“品牌”開疆拓土的,但他們現在是做的“名牌”。品牌的“品”,三口之家,充分照顧到生產企業、經銷商、終端用戶的不同利益需求,所以才有多方共贏的市場旺銷局面;名牌的“名”,一口之主,一天早晚(夕)發號施令,讓經銷商作沖鋒陷陣的“戰死”,讓終端用戶作“甕中鱉”只有乖乖掏錢的選擇;經銷商選中小品牌才會有較高的利潤空間,選有獨特賣點的產品才有市場。
2、理順思路:品牌≠牌子?,F在潤滑油牌子太多,讓人眼花繚亂,隨便起個名字用在包裝標識上就是一個牌子,甚或仿冒名牌魚目混珠;品牌,首先,必須是注冊商標;其次、品牌代表的是一個企業的產品和營銷文化;再則,一個品牌的市場推廣活動必須平衡生產企業、經銷商、終端用戶的不同利益需求;最后,真正的品牌企業一定更看重建立長期的事業伙伴關系;經銷商選品牌不能只認牌子。
3、看清方向:選品牌不看實力看“經歷”。很多經銷商選品牌注重實力,這值得商榷,因為廠商的實力永遠不是對等的,特別是實力大的生產企業往往憑借其實力把經銷商玩于股掌之中;而新品牌尤其是中小潤滑油企業的“經歷”時間短,經銷商可以與生產企業平等協商共創“市場銷售事業”,同時可以與生產企業資源整合、利益共享、共同發展,雙方可以建立朋友甚至家人式的長期合伙關系。經銷商選品牌選擇經歷時間短的品牌更有發展前景。
4、看準模式:品牌先行還是銷售量先行。重金做廣告、做CIS、做公關策劃等,做起來的是名牌,該名牌往往是“短命鬼”,尤其這兩年,很多潤滑油企業注重宣傳,動輒是幾十萬噸的產能,上千畝的基地,雖然出名,給人也有品牌的意識感,但該品牌是柔軟無力的。有人說“讓有錢的傻瓜和無錢的笨蛋去專做品牌吧”,有一定的道理,銷售量上不去,品牌如“無薪之斧”無多大作用。經銷商應看生產企業是否建立增銷售量的營銷模式,是否為市場設定好共同的“利益增長點”。
5、察全常規;生產企業的合法性、產品的標準、產品的質量和賣點、價格和促銷策略、服務和配送支持等等,這些肯定要考察的!有一點要明白,一個真正做品牌的企業是不會在這些方面玩“玄乎”的;經銷商在選擇品牌時應重點放在對企業的各項制度執行力方面的分析上,分析要靠自己的眼睛和判斷力,不能完全相信對方的“說辭”,尤其是要看基礎油罐區、生產車間和物流倉儲。
6、辨盡真偽:誠信是最重要的!口頭的承諾都是不可信的,以筆者從業經驗告訴你,招商手冊最不能盲目相信,任何涉及“錢”的承諾都要用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來作載體;特別是有些企業愛在營銷理論觀念上玩“邪門”,搞得經銷商“熱血沸騰”變得頭腦簡單跟著往前沖,越陷越深,最后自己成了“虛胖”。經銷商在選擇品牌時更應注重企業的“品德”,一個企業的掌門人是一個有品德的人講誠信的人,其企業往往也是有“德”有“信”的企業。